1. 业奇网 > 经验交流 >

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城(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)

来源: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

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城(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)

掌上春城讯 “北京是第一个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,这是在书写历史,显示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饱满的热情,也体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重要性。中国在夏奥会和冬奥会,都出现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。”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采访时,盛赞北京作为“双奥之城”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特殊贡献。

从2008年到2022年,北京成为了世界上首个“双奥之城”。连日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了一系列的“双奥之城”新闻发布会、直播访谈及城市采访活动,全方位展示通过两届奥运会的举办,为北京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
奥运场馆成为城市新地标

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光影流转,国家跳台滑雪中心“雪如意”傲视群峰,国家雪车雪橇中心“雪游龙”蜿蜒灵动,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,在“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”的办奥理念指引下,高颜值又充满科技感的冬奥场馆吸引众人目光,这些场馆将现代奥林匹克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,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。

作为本次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,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是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竞赛场馆,国家速滑馆设计团队负责人、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郑方介绍,冰丝带的设计来自冰和速度结合的概念,之所以有如此“高颜值”,既离不开透明度极高、如同一般冰感觉的玻璃材质,也离不开这个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自主设计、研发的全新的结构系统——单索支撑曲面幕墙的异面网壳结构。同时,国家速滑馆还拥有一颗科技含量极高的“最强大脑”,通过北京建院研发的数字孪生..,集成了速滑馆的海量数据,用于高精度实时检测场馆的环境、设备系统运行,在保证比赛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节能低碳运行。

充分利用北京夏季奥运会遗产是北京冬奥会节俭办奥一大亮点,承担北京冬奥会全部冰上比赛项目的北京赛区,仅新建“空白”项目场馆国家速滑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,其他竞赛场馆全部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,打造了一批“双奥”场馆。

“水立方”变身“冰立方”,随着国家游泳中心顺利完成“水冰转换”,体育场馆可持续利用的“中国方案”得以展现。“冰立方”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,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,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。

这样的突破性创新,在冬奥场馆建设中屡见不鲜: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世界首座永久性滑雪大跳台场馆;践行低碳理念,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,4个冰上场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,建成超过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;全面使用低碳能源,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%使用绿电。

同时,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赛后利用进行了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,国家速滑馆开展冰球、速度滑冰、冰壶等群众性冰上运动,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,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,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,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,继续举办高山滑雪赛事,为专业滑雪队提供训练场地,非雪季开展山地观光和户外运动……奥运场馆未来仍将成为北京重要的体育、文化和国际交往交汇地。

基础设施建设见证蝶变跃迁

两届奥运会的举办,给老百姓最直观的印象便是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的蝶变跃迁。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为契机,北京市交通体系加速完善,基本形成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、相邻城市间1.5小时交通圈。如今,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更加完善、公交线网更加优化、步行和自行车绿色出行环境更加友好,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形成。

“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当天,北京时间4点38分,奥运支线首班车顺利发出,开启45小时不间断运营,运送观众安全往返比赛场馆。”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总经理助理、运营数据部部长孙琦介绍,也是在2008年,轨指中心建成投入使用,这是当时规模最大、接入线路最多、集成化水平最高的轨道交通管理中枢。14年来,在这个“超级大脑”的助力下,北京地铁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,科技创新赋能地铁服务也愈发显著。

利用冬奥会筹办契机,北京市建设了一张“冬奥绿色低碳的公交网”。随着2021年年底北京地铁11号线的开通,北京赛区所有场馆实现地铁覆盖。通过京张高铁延庆支线,从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不到40分钟,从延庆站乘摆渡车30分钟内即可直达延庆赛区各个赛场。延庆赛区内部11条索道为运动员提供高山交通网络,从小海陀山山脚下的延庆冬奥村抵达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区仅需30分钟。

2008年,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,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,为奥运服务。中国高铁第0001号司机李东晓回忆:“2008年奥运会期间,多国元首、政要、运动员和游客乘坐我驾驶的列车28分钟往返京津两地,感受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。”

14年间,中国高铁从京津城际铁路“零”的突破,到建成超4万公里世界最发达的高铁网,实现了历史性跨越。中国高铁经过14年的发展,树立了智能高铁新标杆。京张高铁还创造了多个“冠军”纪录——世界上首次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、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……京张高铁不仅是我国新一代高品质高铁的“代名词”,而且还是冬奥会期间展现中国速度、中国品质、中国制造的重要..。

国际消费地标的崛起

“快看,这里有冰墩墩!”刚走进三里屯太古里南区,裸眼3D大屏幕上,冬奥会吉祥物“冰墩墩”和“雪容融”踩着滑雪板纵身一跃,雪花飞溅,两个可爱的吉祥物仿佛飞到了身边,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。

2008年,北京奥运会开幕的这一年,以老北京“胡同里巷”为设计灵感的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率先投入运营。14年间,这里新添北区、西区,楼面总面积接近15万平方米,三里屯商圈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首店收割机”,也见证着北京这座“双奥之城”国际消费地标的崛起。

“14年间,随着北京消费市场大发展,三里屯不断汇聚潮流活力,一批有分量的旗舰店,最新的零售服务和品牌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。”三里屯太古里总经理马泽丹说,“冬奥会来了,今年冰雪和户外市场特别火,很多国际品牌都开始推出雪具、滑雪服等产品,甚至有品牌在三里屯推出室内滑雪体验区。”

2021年7月,..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。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1年北京共落地首店数量901家,是上年入驻总量的近5倍;全市八类便民商业网点达到9万个,基本实现全市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;王府井等22个传统商圈和长安商场等20家“一店一策”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。

冬奥会的举办,恰好遇上中国春节,冰雪消费火热成为北京消费升级的又一缩影。数据显示,全市冰场雪场按75%常态化限流,依旧火热。春节假期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.1倍;雪服、器材、防护用品等同比增长超15%。全市各区60处冬奥和春节景观“打卡点”和打卡活动吸引众多民众参与。冬奥周边产品大受欢迎,吉祥物“冰墩墩”成为新晋“顶流”,且“一墩难求”,冬奥纪念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7倍。

正如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·杜比所言,奥运效应需要在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作贡献,推动奥运会与举办地良性互动。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,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展现出“双奥之城”的魅力,而两届奥运会留下的遗产,也将加速推动北京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为城市带来更大的变化与发展。

昆报集团全媒体记者:陈雯韵 刘莹 王姗

责编:莫开井

编审:周晓雪

终审:周建军

戳图片关注更多北京冬奥会内容

↓↓↓

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城(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什么之)

本文来自【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..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